

以下是中公考研记者收拾的安徽科技学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以供各位考生参考。
1、学校介绍
安徽科技学院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多学科协调进步的省属本科院校。学校始建于1950年,1965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历经安徽农学院凤阳分院、皖北农学院、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安徽技术师范学院等变迁,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安徽科技学院。
60多年的栉风沐雨,一代代安科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薪火相传、砥砺奋进,学校事业长足进步。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16600余人,已累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进步输送了8万余名出色毕业生。学校为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高校、服务国家特殊需要人才培养项目首批试点单位、安徽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全省高校大学生革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和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等。
学校占地1700余亩,拥有凤阳校区和蚌埠龙湖校区。凤阳校区坐落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明朝中都古城,校园绿树成荫,环境幽美;龙湖校区坐落于蚌埠大学城,毗邻蚌埠大学科技园、高铁车站、龙子湖风景区,将于2017年6月建成入驻学生。学校办学设施优良,现有8个基础实验教学中心、31个专业实验室和7个学科平台,教学科研仪器设施总值达1.9亿元。拥有国家级科技革新平台和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各1个,省级科技革新平台15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11个。馆藏纸质图书106万册,电子图书115万册。
学校现有18个教学院部,66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经、管、理、文、法、农、医等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新兴工科和优势农科为重点,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进步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现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特点专业3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3个;拥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特点专业9个。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学术水平高、敬业精神强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816人,其中教授78人、副教授205人,博士182人、硕士455人。国家级、省级出色教师9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4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省级“115”革新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教学名师10人,省级教坛新秀20人。校外特聘教授50人,特聘创业型企业家担任在校大学生创业导师65人。
学校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100项,其中省级以上215项。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获得省级科技成就奖18项,拥有国家标准、行业准则、创造专利92项。与地方政府、有关企业拓展校企、校地产学研合作项目300余项。学校大力推行“海外合作办学工程”,精心组织“出色大学生千人留学游学计划”。先后与美国、韩国、德国和台湾区域等24所高校打造交流与合作关系。拥有2个国家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个省级中外合作办学校际交流项目。现在国际班在校学生365人,其中82人赴美、韩攻读学士学位双学位,另有24名毕业生出国攻读硕士学位。
2、培养目的与机制
农业硕士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进步范围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进步,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备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实行学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通过农业行业主管部门、农业科技型企业全程参与的人才培养体制和产学研合作、协同革新的机制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3、招生类别与专业范围
招生类别:农业硕士
招生范围:作物、养殖、农业资源借助、园艺、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机械化、农村与地区进步。
学制:2年
招生人数:约80名,其中“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8名。
4、各范围计划招生人数及联系方法
招生范围
所在学院
招生人数
联系人
联系方法
作物
农学院
15
舒老师
********
养殖
动物科学学院
15
王老师
********
农业资源借助
资源与环境学院
15
谢老师
********
园艺
生命科学学院
10
金老师
********
食品加工与安全
食品药品学院
10
李老师
********
农业机械化
机械工程学院
5
张老师
********
农村与地区进步
管理学院/财经学院
10
赵老师
********
5、有关范围介绍
作物范围
作物范围设立于农学院,2012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现有教师42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0人,硕士生导师18人,具备博士学位20人。拥有作物遗传育种、草学两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饲草育种安徽“115”产业革新团队;建有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地区试验站、安徽玉米育种工程技术研究院、安徽甜叶菊品种繁育与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与实践教学平台;与国内3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政府部门打造了产学研教合作关系,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5个。近年来,承担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培育玉米、饲草、小麦、辣椒、苔干等农作物新产品种20个,拟定地方标准5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就奖励7项,授权国家创造和实用新型专利50多个,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撰写教程、专著25部。
养殖范围
养殖范围设立于动物科学学院,2012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现有教师44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5人,硕士生导师17人,具备博士学位25人。拥有绿色饲料添加剂和功能性畜禽产品开发省“115”产业革新团队、畜禽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省高校科研革新团队,与兽医学和畜牧学2个重点学科。建有家禽疫病防控监测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现代农业牛羊产业技术体术系研发中心、兽医临床诊疗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省级农科教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省级SPF实验动物中心、附属兽医院、GMP兽药厂等科研与实践教学平台;与国内外60多家企事业单位打造长期紧密合作关系,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0余个。近年来,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0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成就奖励12项、授权国家创造和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拟定国家行业准则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撰写教程、著作20多部。
农业资源借助范围
农业资源借助范围设立于资源与环境学院,2012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现有教师3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7人,高级实验师1人,硕士生导师9人,具备博士学位14人。拥有安徽生物有机肥创制协同革新中心和植物营养学省级重点学科;建有农业部生物有机肥创制重点实验室、安徽有机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精确施肥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土壤与环境研究中心等科研与实践教学平台。与省内外40多家行业、企业打造紧密合作关系,组建了安徽有机肥产业革新策略网盟,建有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5个。近年来,承担各类科研课题约7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获市厅级以上科技成就奖励15项、授权国家创造和实用新型专利10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撰写论著与教程4部。
园艺范围
园艺范围设立于生命科学学院,2013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现有教师50人,其中教授10人,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16人,硕士生导师8人,具备博士学位19人。建有微生物发酵基地、花卉基地、人工气候室、盆景园、蔬菜种植园和食用菌实习实训中心等实践教学平台;与省内外有关行业或企业单位打造实践实训基地20多个,其中研究生培养基地3个。近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0多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近10项;拟定行业准则1项、地方性食用菌标准4项,鉴别微生物菌种2项、地方品种1个,获市厅级以上科技成就奖4项,授权国家创造和实用新型专利近20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SCI网站收录论文近30篇,撰写专著和教程10多部。
食品加工与安全范围
食品加工与安全范围设立于食品与药品学院,2013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现有教师2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硕士生导师4人,具备博士学位5人。拥有农商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食品工程实验实训中心;建有安徽糯米研究中心、安徽禽商品加工功能研究室等科研与实践教学平台。与省内外20多个食品行业和企业单位打造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3个。近年来,承担各类科研课题3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科技成就转化资金、国家星火计划等国家级项目4项,安徽自然基金、重大专项、科技攻关等省部级项目6项;参与拟定企业标准2项,获市厅级以上科技成就奖1项,授权国家创造和实用新型专利30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二类以上论文近50篇,撰写著作和教程10余部。
农业机械化范围
农业机械化范围设立于机械工程学院,2014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现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硕士生导师5人,具备博士学位14人。拥有两个重点学科和三个研究所;建有1个省级示范实训中心、1个省级开放中心单位工程练习中心和1个省级汽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实践教学平台。与省内外30多家机械行业或企业单位打造产学研合作关系,打造安瑞科压缩机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机电技术教育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1个。近年来,学院主持省厅级以上科研课题30多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9项,获授权国家创造和实用新型专利40多个,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主编或参编教程专著23部。
农村与地区进步范围
农村与地区进步范围设立于管理学院和财经学院,2014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现有专任教师7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5人,硕士生导师7人,具备博士学位6人。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安徽教学名师2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和大规模在线示范课程5门;建有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和经管实验实训中心等实践教学平台。与省内外15企业单位打造人才培养合作关系。近年来,承担各类课题7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7项,其他省部级项目30余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教研成就奖励10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二类以上期刊近100篇,撰写专著和教程15部。
6、考试报名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职员,需要符合下列条件:
中国公民。
拥护中共的领导,品德好,遵纪守法。
身体健康情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需要。
考生需要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1、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考和互联网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近日须获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备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职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依据本单位的培养目的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需要的职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考试报名。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职员。
在校研究生考试报名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赞同。
7、报名程序
报名包含在线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在线报名,并到报考地址现场确认网报信息、交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有关电子信息。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不是符合我校的考试报名条件,确认完全符合后再进行在线报名。考生须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在线报名时间为2016年十月十日至十月31日,天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日期为2016年9月24日至9月27日,天天9:00-22:00。
在线报名填写考试报名信息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1、考生考试前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2、以同等学力身份考试报名的职员,应按需要如实填写学习状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3、考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状况,尤其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考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状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置方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置暂行方法》严肃处置;
4、考试报名“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条件者。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需要填报本人入学、入伍、退役等有关信息;
5、考生应按需要准确填写个人在线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不真实信息而导致不可以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8、资格审察
学校对考生考试报名信息和现场确认材料进行全方位审察,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信息,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考试报名条件不符的,不能准予考试。
现场确认学历核验未通过的考生,学校需要其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后,再准予考试。
学校在审察考生资格时,如发现伪造证件应公告公安机关并配合公安机关暂扣有关证件。
9、考试
初试
1、初试时间
12月24日上午 8:30-11:30 思想政治理论
12月24日下午 14:00-17:00外国语
12月25日上午 8:30-11:30 业务课一
12月25日下午 14:00-17:00 业务课二
2、初试地址
在考生所在省市招生办确定的初试地址考试。
3、初试科目
全国统一考试考哪几科为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思想政治理论分值100分,外国语分值100分。专业课试题由我校自行命题,各专业考试两门专业基础课,每门课程分值均为150分。各门课程考试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复试
我校将结合本年度研究生招生计划和考试报名生源状况,原则上以高于120%的比率进行差额复试,复试时间及需要公布在我校研究生教育网页上。
我校将依据教育部有关政策自主确定并公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需要和同意其他招生单位“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考生调剂的初试成绩需要。
复试内容主要包含外语、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和能力,对考生的学科背景、专业素质、外语口语水平、思维能力、革新能力等进行全方位考试。复试成绩不合格的考生不可以录取。
依据教育部和教育厅有关文件规定,研究生资格审察在复试中进行,我校将在复试前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察,没有进行资格审察或审察不符合规定的考生,不予复试。
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考试报名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同等学力参加考试的考生须加试两门本学科主干课程作为是不是录取的依据之一,加试方法为笔试,两门加试课程中有任何一门不及格的不可以录取。
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职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达到考试报名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报名条件的,可申请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10、体检
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建议》需要,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测试有关问题的公告》和我校有关规定实行。
体检工作由我校指定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进行。
十1、怎么收费及奖助体系
怎么收费
参照有关文件精神,怎么收费为学制年限内每生每学年为8000元。
奖助体系
1、国家奖学金
每年依据省主管部门下达指标进行评审推荐,硕士研究生每生2万元。
2、国家助学金
全日制研究生每学每年平均可获得6000元/生,覆盖面为100%。
3、学业奖学金
学校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在两年基本学习年限内分两次评定,每学年评审一次,设三个等级。一等奖学金10000元/人,覆盖面为25%;二等奖学金8000元/人,覆盖面为50%;三等奖学金6000元/人,覆盖面为25%。
4、“三助一辅”职位津贴
学校依据需要设立助教、助管、助研、辅导员助理等职位,并依据助教、助管、助研职位性质的不同给予300-900元/月的职位津贴。
5、企业冠名奖学金
部分范围设置企业冠名奖学金,依据学生表现状况,给予********元/月的奖励。
6、新生奖学金
第一志愿考试报名我校并被录取的考生,入学后全日制普通本科生一次性奖励5000元,其他考生一次性奖励2000元。
十2、其他
单位代码:
10879
通讯地址:安徽凤阳东华路9号安徽科技学院东区中办公楼211室
邮编:233100
学校网址:http://www.ahstu.edu.cn/
研究生教育网址:http://211.70.48.80/yjs/
联系人:张老师 ********
以上是中公考研记者收拾的安徽科技学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另外,中公考研提醒大伙2018考研招生简章、2018考研招生目录、2018考研参考书目与2018考研大纲已经出来。同时,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8考研暑期集训营、半年集训营、保研课程系列备考课程,针对每个科目要素进行深入的指导剖析,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伙推出考研直播课堂,不出门就能边听课边学习,为大伙的考研梦想帮助!
推荐阅读》》》
全国各院校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全国各院校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持续更新中......)
全国各院校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全国各院校2018年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方法
全国各院校历年考研报录比
精华推荐》》》
考研暑期复习备考手册
考研暑期集训营
考研容易见到问题
各大院校历年报录比
择校择专业指南
各大院校招简|目录|书目
考研历年复试分数线
奖助学金政策解析
考研历年考试试题库
专科生考研备考指南
跨专业考研热点专业解析
保研攻略|保研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