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庆科技学院《石油地质综合(907)》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大纲

点击数:433 | 发布时间:2025-04-25 | 来源:www.tapunder.com

    为便捷考研考生做好复试筹备,各院校会陆续公布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策略,中公考研记者整理“2020年重庆科技学院《石油地质综合》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大纲”有关内容,期望能给考研考生提供帮助。
    2020年重庆科技学院各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大纲大全

    1、报考条件

    石油地质学、沉积岩石学、架构地质学是石油地质专业的主要专业课,需要学生学会石油地质、沉积、架构的基本定义、基本理论和基本办法,可以借助石油地质、沉积、架构的基本原理来解决油气成因和油气成藏的问题,明确油气分布控制原因与分布规律,进而探寻油气聚集的有利目的,以便为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奠定基础。本课程需要考生重视对入门知识的理解和剖析,将理解、领会与剖析三者综合起来,把基础理论常识转化为实践剖析能力。考试中体现既测试入门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会程度,又测试综合运用能力的原则。

    2、考试内容:

    《石油地质学》部分:

    (一)储集层和盖层

    1.岩石的孔隙性和渗透性;

    2.碎屑岩的孔隙种类及影响储集物性的主要原因;

    3.碳酸盐岩的孔隙种类及影响储集物性的主要原因;

    4.盖层的种类及封闭机理。

    (二)油气藏的种类

    1.学会油气藏的基本种类;学会各类架构油气藏的基本特点和在盆地中的分布规律;

    2.各类地层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的基本特点及其在盆地中的分布规律;

    3.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机理和控制原因。

    (三)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因

    1.干酪根及其种类;烃源岩的特点及地球化学研究;

    2.油气生成的动力条件;

    3.有机质演化的阶段;未熟低熟油;

    4.天然气形成条件,天然气成因种类、特点及辨别。

    (四)石油天然运势移

    1.基本定义;第一次运移的相态、动力、方向和运移模式;

    2.二次运移的相态和动力;二次运移的通道和输导体系;

    3.影响二次运移方向的主要地质原因;二次运移方向的研究办法。

    (五)石油天然气的聚集

    1.圈闭和油气藏的定义;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2.油气差异聚集原理;

    3.油气藏破坏的地质原因;油气藏破坏的产物;

    4.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办法;

    5.异常重压、流体封存箱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6.天然气的成藏机理;

    7.凝析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深盆气的形成与分布。

    (六)油气分布规律与主控原因

    1.裂谷盆地油气分布规律;

    2.前陆盆地油气分布规律;

    3.克拉通盆地油气分布规律。

    《沉积岩石学》部分:

    (一)沉积岩部分:

    1.沉积岩的形成及演化;

    2.碎屑岩成分分类及其特点;

    3.碎屑岩的结构及粒度剖析;

    4.碎屑岩的层理分类及主要种类、层面架构;

    5.碎屑沉积物的沉积后用途,碎屑岩成岩阶段划分及其主要标志;

    6.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及架构;

    7.石灰岩的结构分类;

    8.白云岩岩类学及其生成机理。

    (二)沉积相的定义及综合分类

    1.沉积相的定义,相序定律;

    2.山麓-洪积相沉积过程及沉积种类;冲积扇沉积模式;

    3.河流沉积过程及河流分类;河流沉积模式;

    4.湖泊环境特征和沉积用途;湖泊沉积模式;

    5.三角洲环境特征及其沉积用途;三角洲沉积特点;

    6.障壁岛、泻湖、潮坪相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用途;障壁岛、泻湖、潮坪和河口湾沉积模式;

    7.海洋沉积环境与沉积特点;海相碎屑岩沉积模式;

    8.沉积物重力流形成的基本条件和种类;重力流沉积物(岩)的基本特点;浊积岩的相模式;

    9.碳酸盐沉积特点与沉积用途;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10.碳酸盐台地沉积环境的种类及特点;台地沉积模式;

    11.礁沉积环境和沉积用途;礁相和礁复合体沉积模式;

    12.正常沉积用途;事件沉积用途;碳酸盐重力流沉积;碳酸盐等深流沉积。

    《架构地质学》部分:

    (一)地质体的基本产状

    1.地质体的基本产状(产状要点及其表述办法);

    2.水平岩层基本特点;倾斜岩层基本特点;

    3.地层接触关系,不整理面的种类及其地质意义,地面地质图,“V”型法则及其应用。

    (二)架构研究中的应力剖析基础及变形岩石应变剖析

    1.应力,正应力,剪应力,主应力,地应力,应力场;

    2.应变,线应变,剪应变,应力–应变关系,应变椭球体。

    (三)褶皱、节理、断层的概论及综合剖析

    1.褶皱要点,褶皱在平面地质图(地形地质图)和剖面图上的表现形式,褶皱的位态和形态分类,褶皱的组合型式;

    2.纵弯褶皱用途及其所形成褶皱的基本特点,横弯褶皱用途及其所形成褶皱的基本特点,剪切褶皱用途及所形成褶皱的基本特点,影响褶皱用途的主要原因,褶皱形成时间的确定;

    3.节理的力学成因分类,张节理与剪节理的基本特点、区别标志,节理的分期配套;

    4.断层的几何要点和位移,断层分类,断层形成机制(安德森模式),断层位移效应,在平面地质图(地形地质图)和剖面图上的表现形式,断层辨别标志,断层活动性判断办法。

    3、参考书目

    1.《沉积岩石学》(第四版),朱筱敏,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年,ISBN:97875********

    2.《架构地质学》(第三版),李忠权,地质出版社,2011年,ISBN:97871********

    3.《石油地质学》(第四版),柳广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年,ISBN:97875********

    以上是中公考研记者收拾的“2020年重庆科技学院《石油地质综合》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大纲”文章,期望在考研复试的工作中,可以帮助考生打好考研复试这一仗!更多考研复试有关内容尽在中公考研复试频道。

    推荐阅读:

    各省市各大院校2020考研复试公告大全

    各省市各大研招院校2020考研调剂信息大全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